少用酸性成分 敷臉選保濕型
溫差大的早春天氣, 過敏性體質易皮膚對溫度的調節能力差而泛紅、 發癢、 皮膚科醫師黃美月表示,2月中旬後皮膚過敏求診人數,較之前增2~3成,除了臉上有一粒粒紅、癢的突起丘疹,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在季節交替時油脂分泌也易失衡,出現紅斑、搔癢及脫屑等症狀,應避免過度清潔及去角質以減少刺激,並擦乳液作好保濕,增加肌膚的屏障力。
黃美月醫師指出,早春季節常忽冷忽熱,保濕品應依天氣變化、膚質選用不同質地,氣溫升高時,油性肌膚宜用清爽的凝膠類,乾性肌膚則用乳液,變冷時油性肌改用乳液、乾性肌則用乳霜。而皮膚敏感的人,除了用溫和的不起泡洗面乳洗臉外,敷面膜時也須注意成分,選玻尿酸等保濕類為宜,而含水楊酸、左旋C等酸性成分的產品,對皮膚的刺激性較高,易讓過敏、泛紅情況變嚴重。
皮膚科 黃美月醫師說「不宜自行買藥擦」
皮膚過敏應由醫師依病況,開立口服或外擦類固醇、抗組織胺等藥物,勿自行購買市售複方藥膏,以免當中的抗菌劑等成分增加皮膚刺激。
提醒你
溫手清潔緩刺激
洗臉時的水太熱,會加速皮膚油脂流失,讓肌膚變脆弱、易受刺激而過敏,清潔的水溫建議38度左右,摸起來帶溫熱感即可,且動作宜輕柔、勿大力拉扯。
防曬係數勿過高
春天日照時間漸長,須作好防曬,以免紫外線刺激皮膚造成敏感,而防曬係數高透氣度不佳,易增加過敏機率,係數選SPF15~25為宜,陽光強可撐深色傘及戴帽,加強抵禦。
敏感肌少去角質
敏感性皮膚再換季時,不建議使用磨砂膏戴果酸等產品去角質,以免角質層變薄,反而讓皮膚更容易果敏只須作好日常清潔工作,讓角質自然代謝就好。
保養作法
這樣做
洗臉用溫和成分
皮膚易過敏者,洗臉用不起泡的胺基酸類產品較溫和,含皂配配方洗面乳清潔力雖強,但會對皮膚造成刺激。易長痘痘的人,可用含蘆薈(Aloevera)等成分的潔顏品,幫助鎮定、舒緩痘痘的發炎情況。
面膜選擇保濕類
換季時皮膚較敏感,若要敷面膜,應以溫和的保濕成分為主,如玻尿酸(Sodiumhyaluronate)、尿素類等,不宜用含水楊酸、果酸、左旋C等產品,以免刺激皮膚,每次敷臉時間最多15-20分鐘。
喝水助代謝抗敏
黃美月醫師表示,攝取足夠的水分,除了有助於維持皮膚的保水度,還能促進身體代謝,加速體內的過敏原及毒素排出,減少皮膚過敏的發生機率,建議每天可以喝2500~3000c.c.的水。
適度潤膚增屏障
黃美月醫師提醒,早春溫差大,異位性皮膚炎等敏感膚質,擦油脂含量高的霜狀保濕品會悶住皮膚、使皮膚不易散熱而過敏,應用質地較清爽的乳液,可適度補充油脂、形成屏障並維持皮膚透氣度。
正常作息防失調
休息、睡眠不足等因素,易導致荷爾蒙分泌雜亂,進而使皮脂腺分泌失衡,據加皮膚敏感症狀,應規律作息,每天至少睡足7小時,並盡量少熬夜,讓膚況維持穩定狀態。
●感謝蘋果日報報導/張佩玉實地採訪報導
●本新聞掃描圖檔翻攝自蘋果日報100年3月8日副刊E5版
